AI赋能建筑产业变革
发布日期: 2024-12-31     作者: 精品工程

  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路径。具体到怎样执行,数字化转型既需要洞悉本质的远见思考,也需要扎实落地的实践工具。日前,中国数字建筑大会2024在广州召开。大会汇集了知名智库专家、院士学者、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企业家,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共议建筑行业AI、新质生产力、系统性数字化、数字工地等议题,进行思想碰撞、深度研讨。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表示,AI(人工智能)赋能建筑业的变革大多数表现在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产品三大方面。

  智能设计表现为生成式设计,应用场景极其广泛。如AI生成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清华大学教授徐卫国团队基于ChatGPT-4的上海咖啡屋设计的具体方案,设计师只需提出几个问题就能形成具体方案。AI生成城市规划方案,挪威Spacemaker公司利用AI帮助建筑师、城市规划人员作出更快速、合理的决策;用户在云平台中输入环境参数、规划约束参数、项目需求,平台几小时就能生成多种规划方案。AI用于城市街道的景观改造,诺基亚贝尔实验室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FaceLift平台,帮助城市规划人员充分的利用居民对街景的综合敏感性,重新设计城市街道的景观。AI生成雪橇雪车赛道设计的具体方案,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北京冬奥会为背景,研究雪车雪橇运动竞技能力特征与人—机—环相互作用机理,以数字赛道为起点,建立了一套面向雪车雪橇运动的智能感知—推演—分析技术,形成了系列软件系统及装备。智能设计要解决理性的数理逻辑与感性的艺术形式逻辑、功能逻辑统一的生成式设计算法这一科学技术问题。

  智能施工表现为人机协同。工程项目施工应尽可能以机器代人,但由于建筑业产品的个性化,难以做到彻底以机器代人,因此要做到人与机器协同。例如,智能工地使工地类工厂化,目前广受青睐的智能造楼机,实质是会攀升的施工平台,平台上可以加载大量机器人,持续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工程机械智能化,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基于数字孪生的矿山推土机远程遥控操作平台,可实现远程操作,适用于恶劣环境;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合作研发盾构并行工程项目施工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实现盾构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智能掘进,工程应用实测盾构机施工效率提升28%,创单月掘进868米的大直径盾构纪录。目前,智能施工需解决建筑机器人输入与输出高度不确定性的智能算法问题。

  智能产品表现为建筑智能终端。继手机、汽车之后,下一个智能终端产品将是智能建筑,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健康建筑、智能绿色建筑、智能学习空间、智能交往空间等。例如,智能健康屋的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利用毫米波雷达+视频感知等技术,可以24小时监测感知跌倒行为,并立即向家属或服务人员发出警示。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与东北大学研发的智能雪车雪橇训练数字孪生系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滑行三维轨迹及核心运动参数的集成与数据驱动的训练建议智能推送,助力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

  AI赋能建筑产业变革,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高品质的工程产品,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形成新的数字化的经济业态,使城市经济更具活力。

  为增强树木在冬季的抗寒能力,预防病虫害侵袭,确保辖区内绿化树木安全越冬,近日,河南省漯河市城管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在各主次干道、游园绿地开展冬季树木涂白工作。树木涂白作为冬季园林养护的关键举措,不仅是为树木穿上了一层“保暖衣”,更是从源头上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园林树木成长“保驾护航”。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印发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实施方案,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重点支持使用年数的限制15年以上、优先支持使用年数的限制20年以上的老旧住宅电梯进行更新。

  房地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如何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密集调整,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加力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近日,从浙江省杭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杭州今年已推出实物配租房源10665套,新开工保障房项目21个、145.48万平方米。

  界首村背倚屋后山、万寿山,左右环绕朝岩山、狮子头山,面朝松阴溪和平整的耕地,整体为“背山面水”的选址特点。村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村民提供了可渔、可樵、可耕的生存环境,是中国古代农耕聚落选址智慧的集中体现。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深化改革 狠抓落实 奋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干字当头 确保任务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激励全系统干部职员担当有为

上一篇:智能楼宇:未来建筑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下一篇:以智能建造“三大行动”赋能新时代“好房子”建设

版权所有 安博体育(www.anbotiyu.com)-官网登录入口    ICP备案号:豫ICP备06003604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