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难和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抓到底地整改,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认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世界上伟大的成就,都是认真努力得到的。要成功,就要有种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认真”不是“勤奋”,因为“勤奋”往往意味着堆时间、堆体力、堆资源,往往是缺乏效率、甚至没有价值的。“认真”,是把一件事情放在心里,将全副心智聚焦于其上,毫不妥协地达到目标。
我们常说事在人为。天才不是常人能够企及的,但认真却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以前,我们崇拜的是天才,因为一个天才可以打败无数个庸人。现在,我们更应该推崇“认真的人”。
上世纪70年代,在世界性的石油危机背景下,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尤其是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德国为代表,薄抹灰系统运用至今已逾50年,并且技术已升级到被动式建筑节能的高度。薄抹灰作为我国最主流的保温系统,伴随国家政策对节能降碳要求慢慢的升高,被动式节能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薄抹灰外系统也必将在国内日趋广泛。如何达成高质量的薄抹灰系统?是行业一定要解决的挑战。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德国为代表的世界最先进、高效的建筑节能技术,其外墙外保温基本的施工体系依然是以薄抹灰EPS/SEPS/岩棉(垂直纤维)体系为基础,证明施工现场采用胶结剂或锚栓以及两种方式组合的施工工艺本身是没问题的。
但为什么在国内却存在着火灾、脱落、开裂、渗水、泛碱、污染、快速陈旧老化等系统安全问题及装饰耐久性问题?以至于2020年10月13日上海、2020年10月15日新疆、2020年12月10日嘉兴、2021年3月26日重庆、2021年5月15日河北,发文禁用或限制薄抹灰系统。
首先是系统的安全性。影响的因素很多,热应力、风荷载、地震荷载、水和水蒸气、火、外来冲击力等破坏力,同时外墙外保温和饰面作为建筑物外装饰的一部份,还应该要考虑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美学体现。同时,我国城市住宅及其它公共建筑不同于欧美,中高层居多,带来的挑战自然更多。就普通节能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而言,国家标准对其系统安全界定为:“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使用年数的限制不少于25年”,这其实是一个保守的界定。
其次,目前国内整个保温应用环境恶劣。建筑外墙外保温,从上世纪末开始试点到现在大面积应用,浆料外保温、板材外保温、有机外保温、无机外保温,各种改性类“A级”外保温,各种上墙方式轮番交替,保温系统的饰面材料也在不断更换。任何保温系统都有优点、缺陷或不足,需要在施工应用中克服和解决。我们的问题一种技术还没彻底搞明白,碰到问题就改弦易辙,这样就没法做出一个好产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只能停留在嘴上。
不认真体现在上下游产业链缺乏对系统正确的认知。尤其是没有认知到系统配套的粘结砂浆、抹面砂浆以及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和锚栓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关键材料,更没有认知到保证系统安全的关键节点是“九个有效”:①有效的基层和或保温板界面处理;②有效的粘结面积率及合理的粘结方式;③有效的排版达成减少板缝且板缝分散分布均匀;④有效的手段保证基层应力集中释放处不与保温板缝线性重叠;⑤有效的锚栓锚固位置;⑥有效的锚栓锚固件数量;⑦有效的抹面砂浆与网格布复合抹面层厚度;⑧有效的达成系统中网格布连续及网格布合理的放植位置;⑨有效的涂料涂装找平层。何为“有效”?如何达成“有效”?这两个问题很少人去认真研究与落实。错误的把粘结砂浆、抹面砂浆、锚栓、网格布、腻子等界定为辅助材料,将其质量、耗量和成本进行“打骨折”式的处理。
安全是行业的底线。追求低成本,也必须建立在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建筑设计企业未认知相对低成本且能保证系统安全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是什么,不按正确逻辑追求最低价中标,导致材料的品质及实施工程质量越来越差,偷工减料愈演愈烈,比如延续了三十几年“奶油夹心饼干”式的涂料涂装饰面,就是典型的“想当然”、“先入为主”、“自以为是”的结果,导致所有的环节不是在克服系统缺陷,而是在扩大系统风险。无论是应用者还是监督者,频繁现理解偏差,大家都在“猜、猜、猜”中马马虎虎的施工。
记得我们开头说过的话: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其实只要过过脑,稍微想深一点,认知到九个有效,我们的安全和品质就能轻松的上个台阶。
为验证上述结论,我们特地收集整理了国内交付15年以上的薄抹灰项目。尽管那时材料与工人还不是很熟练,但正因为不熟练所以较为认真,完成的项目反而正常使用到现在。比如:北京市新华路1号院(1993年完成节约能源改造,至今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30年)、北京裕京花园(建造时间:1992-1995年)、上海经纬公寓(1996年建造)、哈尔滨煤炭院宿舍楼节约能源改造工程(1997年节能改造)、北京翠微路部队大院(1997年建造)、天津市龙潭路建设部示范工程(1999年建造)、渤海明珠薄抹灰外墙外保温(2004年竣工)等等项目。
北京裕京花园(建造时间:1992-1995年,图片摄于1993、2008年)
为验证具体的系统安全性与节约能源的效果,用数据来证明技术可靠性,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特别选取了北京市丰台区新华路1号院,该项目气候分区为寒冷地区,1号住宅楼地上3层,砖混结构,砖墙厚370mm,建筑面积1320m2。
2022年7月8日,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总工程师杨西伟带领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有关专家到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节能工程调研座谈,各方实地查看了该楼外墙外保温现状,制定了详细的测评方案,实施了取样、检测、修复工作。
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取样后检测,测评结果是:新华路1号院节约能源改造自1993年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已经30年,外保温系统整体综合性能优异,目前外观品质未出现显著质量上的问题,未出现影响连接安全、防火安全和热工节能的性能衰减。在定期维护的基础上,可继续使用。
1、外观品质方面,未发现粉化、返碱现象,玷污总面积小于1%,未发现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北立面、西立面的空鼓面积约为总面积的4%,涂料饰面未发现大于2m²以上的脱落,防护层未见脱落,外保温系统未见脱落。目前,本工程外保温系统外观质量未出现显著质量上的问题,整体性能优异。
2、连接安全方面,抹面层与保温层拉仲粘结强度平均值为0.27MPa,破坏部位位于模塑聚苯板(EPS)内,保温层与基层墙体拉仲粘结强度平均值为0.16MPa。目前,本工程的系统拉仲粘接强度结果仍然满足《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 144-2019标准中对于新建建筑外保温工程的要求,未出现影响连接安全的性能衰减。
4、热工节能方面,模塑聚苯板含湿状态下和标准状态下的导热系数满足《绝热用模塑聚萃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2002对于出厂产品的性能要求,未出现影响节能性能的衰减。
国内外的案例与实践证实了薄抹灰技术的可靠性,品质下降的根源完全在非技术因素。那么,依靠政府来治理行不行呢?在“放管服”的趋势下,我们大家都认为寄希望于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处罚”不现实,因为这是几乎所有行业的通病。政府目前最有力的管理方式是“禁止使用”。引进西方技术时,我们还需要借鉴西方技术应用的信用与自律机制。在国家未出台强硬的质量责任要求并辅以重典治理的情况下,行业唯有自律才能自救。
非技术因素,概况说就是市场因素。市场需要规范,行业自律因此提上了协会的日程,自律分虚实两种选择,实实在在的行业自律很难,三年都不一定有效果,但放任行业乱象生长,必然会毁了行业。
行业自律是协会的天生职责,但绝大多数先行者都失败了。现在,数字化的普及带来了成功的希望。
市场规范首先必须有一杆公平秤,那就是国家发布的国行标,这是技术层面的法律和法规。外保温标准很多,但由于技术是从西方引进的,有一个认知、消化与吸收的过程,我们应该基于现有标准基础上,细化再细化、精准再精准,结合30年自身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形成一份适合国情的指导性规程,将薄抹灰系统说清说透,以此帮助从业者提高认知水平,减少标准解读误差,提高薄抹灰标准落地性。
1.用15年前行业施工的项目证明涂料饰面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是安全的且是最经济实惠的有机保温系统。
2.用近几年行业施工的项目证明涂料饰面垂直纤维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是安全的且是最经济实惠的无机保温系统。
3.找到出现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问题的根因和诱因,以此来提高标准的标靶性,构建“标准领航、数字导航、媒体护航”的行业自律体系。
2022年5月19日,标准立项。作为薄抹灰行业自律技术基准的《涂料饰面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实施工程技术规程》、《涂料饰面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施工作业规程》两部团标通过专家评审立项,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标的形式开启了编制工作。
2022年10月13日,编制组初步成型。作为组织单位的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施工专业委员会发出邀请函,开始组建标准编制组。标准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看的。编制组广泛吸收了建筑保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参与:开发商包括万科、绿城、朗诗,研究单位有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BCEE),设计单位有华构建筑,系统供应商有申得欧、立邦、三棵树、秦恒科技、北京富思特、山东鲁阳、青岛欧克斯,工程公司有七彩建设、重庆三原色、秦恒建设,施工班组有北京俐杰机施,原料企业有皖维集团、广东龙湖科技,检测机构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节能检测中心,数字化有全国智标委,供应链金融有山东财金绿建等等机构。
2022年10月15日,问题调研。在系统化调研的基础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施工专业委员会面对全行业发出薄抹灰问题导向问卷表,将行业调研继续深化。
2022年11月3日,编制组第一次线人参加的薄抹灰新标准启动会在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BCEE)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成立编制组并分工起草。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总工程师、中国建筑保温技术奠基人之一的杨西伟总工开宗明义指出:现编的两部标准对行业非常重要,是历来相关国标和行标的完善与补充。对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支撑中国特色的建筑低碳节能高质量工程和主流技术、培育并造就一大批现代工匠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将在第二个100年奋斗过程中,凸显出标准的深远意义。
2022年11月18日,确定实验方案。召开“薄抹灰团标窗口火防火验证试验专家论证会”,确定了满足超低能耗建筑要求的薄抹灰防火验证试验方案。
2022年12月7日,老项目测评。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十五年以上项目的检测取样测评工作首次在北京启动,并完成了保温修复、涂料粉刷,为薄抹灰系统耐候耐久性能提供第一手数据。
2022年12月11日,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高层建筑外保温存在的消防隐患及对策建议》,并召开了《建议》的研讨会。标准中涉及的窗口火验证实验方案已通过专家会论证,交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实施。
2023年1月13日,标准初稿完成。各章节均由国内该领域代表性的企业主笔,《总则》由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编写,《术语和符号》由山东秦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三原色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起草,《基本规定》由山东秦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编写,《性能要求》由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编写,《深化设计》章节由重庆三原色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申得欧有限公司起草,《施工工艺》、《安全与环保》章节由重庆三原色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七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秦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撰写,《验收》章节由天津绿城北方置业有限公司撰稿、朗诗地产朗绿科技和万科地产北京公司审改,《保养与维护》章节由山东秦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得欧有限公司撰写,附则《工程用量》附则由七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编写、《数字化规范》由全国智标委撰写,各章节统一提交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统稿而成。
2023年2月3-4日,春节刚过,标准编制组第二次线下会议在北京富思特新材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兴工厂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草稿的汇总讨论。线位代表参会。
会议强调新标准编制要聚焦“规范施工”。不同领域的代表,看待条文的观点、侧重点自然不同。在主编单位BCEE技术总监谢锋的带领下,基于春节前完成的十万字初稿,代表们逐段逐句斟酌,尤其是针对设计、材料、施工、验收全过程存在的疼点、难点、模糊点,对每个指标的意义、必要性、可测量性逐个明确和落实,通过全产业链代表们聚苯板体系一整天、岩棉体系半天紧张而有序的探讨,形成了针对应用深化施工设计方案、基层处理实施方案、EPS 线脚处理工艺、助力标准落地实施的数字化方案作了完善和明确,由此形成具有指导性强的施工细则,希望通过这些细节的规定从技术层面达到规范施工的目的。会议另要求施工环节专家召开专题会议细化再细化施工章节条文。
2023年2月20-26日,编制组第三次线下会议。本次会议主题是模塑聚苯板系统实施工程技术规程。按照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的部署,为期一周的施工企业编写工作会在山东省秦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广饶工厂召开。按照会议日程,1天时间梳理施工环节现有问题及其根源、诱因;1天时间探讨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安全的逻辑与原理,找出应对措施;再用4天时间逐条逐行、逐字逐句检讨12万字的标准草案。重庆三原色节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史寸琳、七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戚顺航、秦恒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振国、山东财金绿建信息中心总经理沈宜峰、秦恒科技副总兼总工程师宫少峰、山东秦恒产品应用技术总监张宏峰、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施工委张斌秘书长全程参会,山东秦恒科技在总经理石景信安排下给会议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
2023年3月6-10日,编制组第四次线下会议。本次会议主题是岩棉系统施工作业规程。鉴于历史原因,施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比例偏低。本次编写的薄抹灰系统施工技术规程,需要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作用,对施工过程、操作方法、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施工安全技术等作出明确的技术规定。
2023年4月6日,编制组第五次线下会议。清明节刚过,施工委主任单位起草人员史寸琳、戚顺航、李振国抵达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连同线上参会人员,开启新标准第五次线下会议。
2023年4月16日,上报《征求意见稿》。主编单位确定的《征求意见稿》正式提交发布单位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审核发布。在本标准的撰写完善过程中,编制组还收集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地产开发商、材料生产供货商及相关专业人士的建设性意见以及重点地区地标长项,整合“涂装+保温”为一个体系,为全面解决涂料饰面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性、功能性和装饰性,提供了一套逻辑清晰、理论扎实、细节完善的技术规程(详见文末附件:《征求意见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编制伊始,确立了六原则。① 要基于国家标准体系,② 在科学性、先进性上更要注重实用性,③ 要满足近零能耗甚至零碳建筑的要求,④ 要特别重视节能工程的维护与保养,特别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⑤ 尽量覆盖五个气候区的节能工程验收地标,⑥ 要满足数字化的要求,以便建立大数据追溯系统。
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正确领导下,协会各部门积极配合,全产业链短时间投入大量精力参与完成了顶层设计,为标准编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伟大事业成于实干。本次标准的主编单位,住总集团下属的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就是非常务实的机构,是建筑保温领域的“老兵”。上世纪八十年代,成功实施了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示范项目。这几年,依靠自身力量,从设计开始,独立完成了北京市第一个零碳建筑示范楼,同时主编了多部京津冀、北京、雄安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标准规程,承接了北京市建筑节能领域诸多课题、调研及政策层面的建议建言,实际经验十分丰富。具体编制过程中,克服疫情,攻坚克难,施工企业当获头功。施工委三家主任单位七彩建设、重庆三原色、秦恒建设拿出工地实干精神,动员各自设计部门、工程部门,绘制了上百幅节点图,顺利完成团标《征求意见稿》的编制。
在长达半年的编写过程中,本着“足够周到、足够严谨”的要求,几个细节的探讨依旧让人印象深刻。1)岩棉团标中的下面这一条,多次提出讨论:
“3.4.超低能耗建筑外保温系统的保温层材料应使用岩棉条,应进行单层保温板施工。”
“3.4.近零能耗建筑外保温系统的保温层材料应使用岩棉条,应进行单层保温板施工。”
初期版本:“同时牢固附着于基层墙面和保温板及线条粘结面的胶粘剂面积,按最小面积计算。有效粘结面积率不小于85%即视为满粘。”
确定版本:“同时牢固附着于基层墙面和保温板及线条粘结面的胶粘剂面积(按最小面积计算)与被粘结的保温板及线条粘结面的面积比值。有效粘结面积率不小于85%即视为满粘。”
在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再将带锚盘的锚栓有效植入墙体预设定位置,锚盘压紧保温层表面或复合抹面层表面,将保温层有效固定于墙体的机械固定方式。
在保温层系统施工完成第一遍抹面砂浆与网格布的复合抹面层后,再将带锚盘的锚栓有效植入墙体预设定位置,锚盘压紧保温层表面或干燥的复合抹面层表面,将保温层有效固定于墙体的机械固定方式。
应力传递及分散原理 --系统应具备有效的抗拉和传递应力、分散应力的能力(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
5)如何运用疏、堵、排等有效的治水方法,给建设单位提出什么结果要求、对上游施工单位未达成部分应做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及处理。
6)应采用何种防止初雨水流挂污染的措施:金属防水簸箕、EPS线条、岩棉线条、上阳角鹰嘴滴水线条、下阳角鹰嘴滴水线)为适合国情,需要归纳提炼工地现场简单易行的材料检测方法、系统抗冲击检测判定。
9)明确满足系统功能性和装饰性的落地工艺、工序以及施工作业细则和控制节点具体化。
10)如何落地“二十字方针”:设计合理、材料合格、耗量合理(与系统性能指标要求匹配的可量化的标准,耗量表)、施工规范、检测严格(现场简易检测法)
11)行业要导入数字化管理,标准如何适应数字化,如何保障数字化增效而不是增耗?
《征求意见稿》只是第一步,标准的宣贯采信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继续秉承这份“认真”,在节能降碳的征途上,我们必将创造更多奇迹!
附件一:《涂料饰面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实施工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